close

投書-世界糧食安全再掀波瀾

  • 2010-08-25 旺報 【杜宇/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  

         這些日子以來國內許多原物料如綠豆、黃豆、玉米、小麥等紛紛飆漲,短期內似乎沒有回穩的跡象,讓業者及消費者備感壓力。而這種價格快速上漲的趨勢,讓部分人士憂心全球糧食危機是否再臨。

         小麥減產但不構成危機

         不過世界糧農組織認為,儘管一些主要出口國面臨生產問題,但國際小麥庫存足以填補目前減產造成的缺口,2009/2010年度預估全球供應量(含庫存)為8.6億公噸,需求為6.6億公噸。該機構也表示,2010年全球糧食總產量可能增至22.86億噸,目前尚無須擔心會出現新一輪全球糧食危機,但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由於農產品「價格彈性係數」偏低,即很小的供給(或需求)變動,就會導致很大的價格變動,使得農產品容易成為投機客的炒作對象,近來中國境內農產品炒作風氣相當盛行,如蒜、薑、綠豆等等,就是一例。

         受到過去糧食危機的慘痛教訓,及預知未來全球暖化將導致極端氣候頻度增加,病蟲害發生程度加重,對糧食生產的負面影響將更勝於過往。特別是主要糧食生產國在糧食發生短缺時,為了安定本國市場需求,防止手中握有大量糧食的公司壟斷,當地政府經常會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如印度、俄羅斯、烏克蘭等),造成國際糧食供應短缺,糧價高漲,引發搶糧風波,甚至採購無門的窘境。

         為了確保糧食供應無虞,歐盟放棄了強制農民留出10%土地空耕的政策,中國也取消了退耕還林的計畫,來增加耕地面積及糧食產量;在一個充滿貿易限制的時代,依賴進口糧食是十分危險的行為。2008年初發生糧食危機,拉丁美洲國家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主因即在於糧食供應過度依賴國際市場。

         糧食供應鏈體系不健全

         糧食危機的根源在於全球農業生產和貿易體系的失衡。目前糧食出口絕大部分被美國、加拿大、歐盟、阿根廷等西方國家所支配,糧食供應鏈體系不健全。美國和歐盟等發達經濟體對農業大量補貼,將便宜農產品行銷全球,使一些付不起補貼之低度及開發中國家的農業生產失去競爭力,降低生產誘因,讓糧荒問題更加惡化。

         這也反映出需要「跨國協作」制度,合理配置世界糧食資源,推動糧食共同儲備,協調各國進出口政策,約束少數國家及其壟斷的不當行為。可惜WTO杜哈回合談判的挫折與舉步為艱,說明了目前要建立這種多邊合作機制困難度相當高。為此,日本、中國與東協國家正積極推動東亞稻米緊急儲備機制,希望建立區域互助網,來對抗糧荒巨獸。APEC會員國亦考慮成立緊急糧食儲備體系,來因應糧食危機。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也是最大的糧食消費國。在持續遭遇洪水及酷旱肆虐後,確實對糧食生產造成影響,雖不致於發生糧荒危機,卻是一大警訊。未雨綢繆,中國政府除了應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包括低利融資、提高補貼金額、加強水利灌溉基礎建設等,來提高生產效能和生產意願外,應確實掌控國家糧食庫存量及實際生產量等,做好糧食管控,避免投機客不當的炒作,才能確保中國經濟繼續穩定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y5259 的頭像
      amy5259

      keep learning, keep moving

      amy52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