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投行風雲:大投行喝地溝油 小投行翻身 

2012-09-20 11:01:43

/新浪財經北美特約撰稿人 秦濤

從前,投行界的江湖規矩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麻蝦,麻蝦啃泥巴。如果市場夠大,也可以大魚吃肉,小魚喝湯,麻蝦啃渣渣。可惜現在,投行的大魚們常喝地溝油,就是鬧醜聞,一不留神有的還翻了肚皮,小麻蝦們反倒勢頭大好,生活滋潤,翻身變大龍蝦。

美國金融業一般把投資銀行按照規模分為三類,即大型(Bulge Bracket),中型(MiddleMarket)和小型(Boutique)BulgeBracket大量”“批量的意思,因為大型投資銀行在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的拍賣中,總是能買下較大的份額,因而得此綽號。Boutique直譯為精品店、專賣店,所以精品投行指那些只經營某項特定業務的投行。

如果我們打個比方,大型投行就是大魚,中小型投行就是小魚,精品投行就是麻蝦。大魚小魚麻蝦的區分可以用以下幾個標准:

大型投行一般服務那些投資銀行業務超過十億美元的客戶;中型投行一般服務規模在5千萬到10億美元之間,或者股權價值在5億美元到50億美元之間的客戶;精品投行服務于更小型的客戶。

按照業務範圍,大型投行通常包括所有種類的投資銀行服務,例如IPO承銷,股票交易,財富管理,並購重組、研究、租賃等。精品投行通常只經營某一特定業務,或為某一特定行業提供財務服務。

按照地理範圍劃分,大型投行通常有全球或者全國性的機構分支,僱員多達上萬人,而精品投行人員規模較小(比如幾百人或幾千人),許多是地方性投行。

大型投行的領頭魚包括人們熟知的高盛、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美銀美林、瑞銀等;中型投行如已上市的Jefferies & Co, Raymond JamesKBW Inc, Piper Jaffray, Thomas Weisel, Cowen等,未上市的較知名的中型投行則有Robert W. BairdWilliam Blair等。精品投行通常人員規模只有幾百人,最大的精品投行瑞德(Lazard)也只有2000多人。

大型投行大多數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巴克萊銀行甚至有300多年的歷史。中型投行一般有50多年歷史,精品投行除瑞德等老牌精品投行外,許多只有一二十年甚至只有幾年的歷史。

以前大型投行如高盛的僱員滿心瞧不起精品投行的人,有個最流行的段子,當有新人問到精品投行和大型投行有啥區別,就會有人搬出來說。

大意是:一高盛的精英,出去泡吧,遇到一小兄弟,謙卑地自稱來自精品投行。結果高盛的精英不留情地把這小兄弟腹誹。大意是,他不用對方自白就能描繪出這樣的畫面:精品投行的僱員大多都是二流學校或常春藤的末幾位如康奈爾、賓大這樣的學校畢業,又一心想進投行,滿華爾街面試完了找不到工作,最後靠老爸的熟人介紹才進了一家吃高盛的殘羹剩飯、半死不活的小投行。他們穿的邋里邋遢一身小牌子,做些小生意,出門開銷也小里小氣,泡起小妞來更是一股子沒見過世面的小家子氣,完全沒有投行家的氣場,還偏偏說自己是精品,簡直是反諷。

想想看,高盛創辦于1869年,現在全球有3萬多人,而精品投行里最大的Lazard成立於1848年,到現在也就2300名僱員,明顯是巨人與侏儒。所以高盛的僱員認為他們是靠吃殘羹剩飯活著也不奇怪,但時代在變遷,近幾年,隨著大型投行們的危機、醜聞一樁接著一樁,不停地裁員減薪(瑞銀最近還出了個獎金對上封頂的絕招),比較起來精品投行反而相對顯得日子很滋潤,秀出真我風採,從利潤回報到僱員收入都有超過高盛的勢頭。

一旦經濟危機到來,精品投行還在顯示出很多大投行不具備的優勢,贏得逆市發展。從專注並購的瑞德(Lazard),格林希爾(Greenhill)Evercore Partners,到面向個人的折扣股票經紀商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做資產管理的Perella Weinberg,以及中型投行的代表Jefferies & Co等,它們的利潤率(ProfitMargin) 股本回報率(ROE)和資產回報率(ROA)等分別或同時超過了華爾街之王高盛。至於成長性更是讓高盛等望塵莫及。其中Evercore上季度的成長率超過250%。盡管高盛手中握有8376億美元的巨額現金,卻難以消滅這些對手。

在過去的1年中,據統計摩根大通完成了207宗交易,總金額3900億美元。 Lazard, EvercoreGreenhill共合計完成212宗交易,總金額3940億美元。

現在,精品投行不僅靠著一些原來大投行看不上的剩飯業務安身立命,甚至開始爭奪起以前大投行壟斷的領域。例如大型IPO,從前是大型投行把持的盛宴,有時候IPO規模大了,就連大投行們都爭得頭破血流,但回顧一下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IPO,精品投行已經開始擠占大型投行的地盤。

在有史以來最第三大規模的IPO盛宴Facebook IPO過程中,精品投行Allen & Co就與摩根士丹利、巴克萊資本、摩根大通、高盛、美銀美林等一起被第一批列入了招股說明書,這家總部在紐約的投行名字剛一出現,讓記者們完全沒有印象。但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2004年的GoogleIPO,你就會發現Allen&Co當時也是Google的承銷商。不過當時它並不是主要角色。

如果我現在又說到Thomas Weisel Partners WR Hambrecht,估計有些記者又會大叫沒聽說過。這兩家都是位於硅谷的技術型投行,出現在Google上市第一批承銷商名單中。2004Google上市採用了一種荷蘭拍賣模式來防止承銷商一家獨大,WR Hambrecht還負責為Google主持了當時的拍賣。

順理成章地,業務好,精品投行的僱員收入也開始令人羨慕起來,據統計資料,2011年投行僱員平均收入前十大投行中,就有兩家精品投行GreenhillLazard的員工收入都超過了高盛、JP摩根和摩根斯坦利。僅位於黑石資本之下。其中只有330名僱員的Greenhill的僱員平均收入是摩根斯坦利的兩倍。有2300名僱員的Lazard僱員平均收入也高於高盛25%。當然不出意料地,就在今年華爾街哀鴻遍野地大裁員的時候,Greenhill正十分高調地忙著招兵買馬組建新部門呢!頗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意境。

精品投行何以能夠表現超過大型投行,蠶食巨無霸的市場份額呢?我總結有以下幾條。

專業與專注

精品投行通常由在大型投行工作多年的行業資深人士創辦,並專注於某一領域。比如Greenhill的創始人羅伯特-格林希爾(Robert F. Greenhill)曾任摩根士丹利總裁、董事會副主席,主管並購部門,1996年創立格林希爾公司。他擅長並購及投資銀行業務,並專注於此。

並購需要大量的行業知識,更需要高超的談判技巧。因此精品銀行常在此領域跑出黑馬。在2011年兩起驚天並購:google125億美金收購摩托羅拉無線,以及惠普117億美金收購Autonomy中,除了Lazard之外,精品投行 Qatalyst Partners, Centerview Partners Perella Weinberg Partners都有份參與。Qatalyst是由技術性銀行家 FrankP. Quattrone創辦的,近年來表現也頗優異。Centerview Partners,創辦時間只有5年,已參加了多宗大型並購交易。

創新與靈活

有句說法叫濃縮的才是精華。精品投行求精不求大,因此會選擇一些相對利潤回報較高、而且往往被大投行相對忽略的業務。業務模式通常輕資本、低風險。它們的創辦者更有創新精神。

同時,大型投行還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它們部門眾多,監管困難,不僅產生醜聞會影響客戶信任度,對客戶利益構成潛在危害,而且他們越來越傾向於直接參與交易,有時與客戶利益甚至產生直接矛盾。這也是大型投行業務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但精品投行通常業務模式簡單,監管相對也簡單,同時由於專注,與客戶利益直接衝突的可能性很低,因此頗受用戶青睞。

御風險機制更好

被視為華爾街象徵的大型投行,一方面人數眾多,人員開支驚人,另一方面作為一種結果,它們熱衷於高風險、高回報業務,就如同吸上了毒。近幾年經濟危機頻仍,老牌投資銀行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結果難免力不從心。但精品投行卻因為沒有包袱成了一種優勢,在經濟危機期間,金融衍生品隨著市場的跌落而使大型投行產生巨額虧損,但精品投行卻主要以非資金杠桿型的財務專業服務收入為主。

在經濟危機期間,並購重組等服務型業務明顯加大,作為反周期業務,很好地抵御了風險。因此精品投行們比大型投行抵御經濟危機的能力更強,許多專注於並購重組的精品投行借助2007年的經濟危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資料來源:
http://finance.sina.com.hk/news/%E6%8A%95%E8%A1%8C%E9%A2%A8%E9%9B%B2%EF%BC%9A%E5%A4%A7%E6%8A%95%E8%A1%8C%E5%96%9D%E5%9C%B0%E6%BA%9D%E6%B2%B9-%E5%B0%8F%E6%8A%95%E8%A1%8C%E7%BF%BB%E8%BA%AB-3-5248147/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y52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