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超棒的競賽整理!!都是我想參加的耶~怎麼辦...

陳麗心阿~~快學會取捨和時間分配吧!!!

原文出處 :

http://www.mbatics.com/2009/05/blog-post_20.html

近十年台灣商學院學子最熱衷的校際活動


過往人們說上大學的三門必修學生是學業、社團及愛情,但近幾年來比賽變成是學子中最夯的流行事物,尤其是商學院的學生,當大家都一窩瘋的參與比賽時,不參加變成是種落伍和脫節。
我大學的時候,只聽過身旁的同學參加過TIC100創業競賽和非營利行銷比賽,自己則是完全沒有參加過,更不用說有任何興趣,然而在各大研究所招生說明會的場子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台上的各校學長姐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參賽的過程、比賽經驗和得獎名次,那時坐在台下的我,非常的羨慕他們,我告訴自己考上研究所後,一定要也參加比賽並得個好的名次。
比賽的熱門程度有多高呢?有些知名度高、獎金誘因高的比賽,有時候會有數千隊的參賽規模,曾經我們的班級有八成以上的人同時都在參加比賽,TIC100冬令營更幾乎變成寒假同學會了,不知怎麼了,大家考上碩士班的目標之一就是參加比賽,我兩年的碩士生涯就參加了至少十個比賽。

創業也可以比賽?

我想大多數的人第一次聽到創業比賽,一定會有諸多的疑問,這是要比什麼?比誰賺的錢比較多?比誰的事業點子比較棒?比誰最有可行性還是最有創意?直到今日,這些答案都還沒有一個定數,端視各個比賽和評審的標準而定,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創業比賽不用真的創業就可以比賽。
我第一次參加的創業比賽就是浙江大學舉辦的兩岸創業菁英邀請賽,這是要去中國和各省的大學、以及澳門、香港和台灣的團隊一同參加,當時真的非常緊張,完全不知道要做什麼、不清楚創業比賽到底是什麼,稍微有個眉目就是我們應該要找一個新事業的構想去參賽,我們花了一番功夫去看書、看學長姐的BP(business plan)、同時也有老師、學長以及創業家的指導,我們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就必須從無到有的建立一個事業計劃書,儘管過程非常煎熬和不安,但很幸運的這樣子趕鴨子上架竟獲得了評審的青睞,獲得了首獎。
有了第一次的美好經驗之後,接下來的比賽就比較得心應手了,也逐漸能夠體會到創業比賽的過程,若不是這一次的磨練和學習,之後的比賽是不可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

誰可以參加比賽

大多數的創業比賽是舉辦給學生身份參加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都可以,在某些狀況下,是可以讓社會人士參與的,但條件包括是技術擁有人、公司現有經營團隊等,或者規定不能超過1/2的團隊人數。對於已經在營運的公司在某些條件也是可以參加,但必須是成立幾年內的新創事業,或者沒有領過政府其他補助等限制。另外也有些比賽規定必須要有指導老師。
創業比賽因為沒有硬性規定一定得創業,所也沒有規定一定要有錢才可以參加,不然看看每個團隊BP內的資金籌劃說明,經營團隊往往都需要拿出個幾百萬才能創業,誰吃的消啊!

創業比賽的內容

創業比賽通常也沒有限制新創事業的內容,所以常常會有許多天馬行空的創意,然而在可行性的評分裡,一定會有所失分,雖然有時會要求要有雛型可供測試,但有些服務和產品本身就無法能這樣表達,只能用圖像方式呈現。
同時也沒有規定資金規模的大小,所以有些生醫和科技的領域,往往會看到創業資金都是幾千萬幾億的規劃,實在令人咋舌,而這些規模如此誇張的創業計劃卻可能同時和幾百萬規模的創業計劃在評比,產業和規模的無限制,往往會出現許多令人覺得不公的結果。
過往我們就可以看到許多千奇百怪、產業與應用差距甚大的創業構想同時在評比,一邊可能是生醫科技與晶片、醫療保健輔具、面板晶片關鍵零組件、遠距搖控、各式軟體、儀器監測等比較科技面的東西,另一邊可能卻是與民生議題相關的複合式茶餐廳、養身餐廳、創意手工藝品與傢俱、網路應用、教學軟硬體、寵物民宿等服務、甚至是死後的生態墓園。
因此,近幾年來已經漸漸開始有區分了,不同的產業性質不會一起評比,而有些競賽項目更是指定只能在某個領域中發想,例如服務業、微型創業、社會型、綠能環保、非營利、網路應用等等。
雖然沒有規定一定要創業才能參加創業競賽,但大部份的比賽都是鼓勵創業的,有些獎金甚至必須等到真的執行創業才會予以發放,儘管學子要立即創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至少都應該對於創業有一定的熱情和憧憬,俱備創業家應該有的特質,例如熱情、好奇、毅力與努力。


創業比賽的BP撰寫過程

幾乎所有的創業比賽都一定得繳交創業計劃書(Business Plan),而通常學校的教育並不會教導我們這些,參加了那麼多大大小小的比賽,寫過了不下十份的BP或者行銷企劃案,終於有了一些小小的心得,也讓我可以因為教導如何寫BP而成為課堂的講師,創業計劃書該如何寫的這些心得簡單濃縮成以下五點:

一、找到新事業的點子和創意:
這必須依照比賽的不同而有所調整,由於台灣現今的經濟成長主要是科技業所帶動而起,所以初期的創業競賽比較著重於科技產業的新事業開發,TIC100的T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針對這類似的比賽,不太能夠自由的發想創業計劃,而是必須找到一個擁有確切技術的技術團隊當後盾,因此商科的學生會組織一個經營管理團隊,透過各種方式找尋願意配合的技術團隊,共同組成一個創業團隊參與競賽。
然而我覺得,如果就技術團隊能給什麼材料就端出怎樣的菜色,並不是一個號稱擁有創新創業精神的管理團隊該做的事,必須注入新的元素加以變化,否則技術團隊自己就可以參加比賽了,管理團隊不該只是只有寫BP的功能而已。
近幾年來,服務業、綠色產業、創意設計、微型創業、社會型創業等意識的抬頭,所以創業比賽的性質也愈趨多元,不僅增設不同分類的競賽項目,也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創業比賽,這類型的創業比賽,比較在乎的是生活面的創業,因此技術變得不是那麼的重要,創意、可行性、改善社會的要求會比較多,所以不用特別需要技術人才的加入。
創意和點子儘管很重要,但能否形成商機更是關鍵,必須夠解決目前的不便和痛處、必須能夠廣為大家接受和使用、必須俱有可行性和可獲利性。
通常比賽會要求參賽者在初賽就先繳交這樣的兩個page,簡潔扼要的闡述你的創業計劃,在最終的BP繳交也會有這麼兩頁以內的創業摘要說明,又稱執行摘要(executive summary)或者電梯選秀文件(elevator pitch),儘管所佔的篇幅最少,但卻是最菁華的所在,能不能讓人對這事業有興趣全靠這兩頁的呈現。

二、發展出相對應的營運模式:
有了所謂的事業或產品構想後,更重要的是必須發展出相對應且創新的營運模式,往往這裡才是最關鍵的地方,同樣的產品和服務,會因為不同的營運模式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營運模式意味著價值傳遞的產生過程,同樣的雞排原料到你手中,能否有不同的產品變化,例如:九色、炭烤、起司爆漿、啤酒等等,能否繼續創新呢?結合紅豆餅或鬆餅?服務包裝是否細微貼心,例如特殊的叫賣方式、包裝呈現、附加面紙、體貼好玩的等候過程等等;販售過程是否能夠透過網路訂購或者外送,例如網路合購、網路下單等等。因此,有些主辦單位會將營運模式的評分佔比提高,甚至特地建立一個創新營運模式獎。
營運模式必須清楚的告訴大家,你的事業如何的建立在產業價值鍊當中,如何地創造獨有而無法取代的價值,說明你在價值傳遞的流程當中做了什麼樣的事,最好能夠清楚的一張圖表說明:外部上下游的價值傳遞過程、周遭的合作聯盟管道、內部的運作過程、金流、物流、資訊流、服務流等的流通方式。

三、完整的分析架構:
好的事業規劃必須建立在一套完整的分析基礎之上,否則不僅紙上談兵摸不著邊,更將淪為天馬行空的高空談話,各自表述。
好的BP從一開始的事業構想到最後的事業規劃,都要經過一連串的分析和調查,包括:現況分析、產業分析、競爭者分析、上下游分析、內外部資源分析、競爭優勢分析、消費者行為分析、價格敏感度分析、市場調查等等,每一個結論、每一個決策都必須有背後的資料做為依據,越完整越能突顯成功的可能性。

四、策略應用與行銷推廣:
分析完之後必須想出適當的競爭策略來解決問題、藉以提升自身競爭優勢、並避免及克服不足之處。必須針對現有資源、情勢、競爭者的態勢做出策略因應,策略除了必須有資料分析當基礎外,更必須相對於事業的營運模式,沒有最好的策略,只有最適合的策略,所有的脈絡都是一以貫通、前後呼應。
策略也包含了行銷的層面,針對先前作的市場調查、消費者意見的結果,必須對於產品或服務提出系列性的STP及4P行銷推廣計劃:區隔消費者、提出目標族群、確認定位主軸,並對於產品內容、價格訂定、通路選擇、推廣方案做完整性的評估和計劃。

五、財務規劃與風險評估:
任何的事業講的再漂亮都必須擁有好的財務規劃當後盾、好的風險管理當補給,沒有資金是做不了任何事,沒有獲利更沒有進一步的未來,因此,必須告訴大家錢從何處來、會做怎麼的資金配置計劃、第一桶金從何處而來、如何取得、如何長期獲利、何時可以損益兩平、投資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等財務數字多少。在各種敏感度分析前提下,成功的機率多高,風險的來源有哪些,該如何降低並避免。

BP並沒有一定的規定該如何撰寫,其內容也隨著作用目的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可能只是一個大概的計劃,讓經營團隊能夠follow;可能是一本說明書,指導著創業家的每一步;也可能是一本聖經、地圖或藍圖,可以讓創業家在過程中不致迷惘、不致走失;更可能是一個籌資的工具,藉以找尋投資者的資源投入。

台灣目前的創業比賽概況

TIC100創業競賽:

台灣最早的創業競賽,今年已經邁入第十一屆了,由研華文教基金會主辦,號稱台灣最有規模、最有整體性的創業競賽一點也不為過,早期比較偏向於科技,必須找尋技術團隊,因此進入門檻有點高。
但近幾年來型態越來越多元,開始區分人文相關的創業分類,因此吸引了另一群的學子參加,但冬令營、商展、廣告CF拍攝等傳統一直沒有變,前幾屆更差一點要發展成亞太性的創業競賽。
首獎團隊有機會受邀和YEF代表一同前往美國,也有機會受邀前往大陸參與當地最大的創業競賽挑戰盃觀摩。
整個投入的時間幾乎長達十個月之久,可以說是汗水與淚水交織而成、勇氣與熱情敲打而成的創業競賽,從頭到尾且實際體驗過就能夠體會其中的精神。

WeWin創業大賽:
和TIC並稱台灣最大且最久的兩個創業競賽,今年也已經是第十屆了,由台灣工業銀行主辦,但聽說明年開始可能會停辦或者型式將有所大變化,特色是針對會實際創業的團隊會給予額外的資金獎勵,也有特別的獎項是鼓勵純大學生的團隊,比賽時間比較沒有那麼長,要求的限制也比較沒有那麼多,所以有較多的純技術團隊參與,很多各校的理工實驗室團隊都曾投稿過。

YEF:
時代基金會主辦的青年創業競賽,性質最為特別,是唯一只需個人就能參賽的比賽,最終的獎勵也是個人能夠被挑選去美國做創業相關的參訪,儘管是挑選個人,但參與的過程中,卻需要許多的團隊合作,一開始必須找尋各校的菁英一同組隊參賽,提出被評審青睞的創業計劃才能夠繼續參與下去,創業計劃比較重視的是創意和創新,之後再拆成不同的隊伍一同完成課程和報告的需求,最終是英文口試,再經由每個人彼此的評分和整體成績考量決定出最後的代表。
和TIC100一樣,都必須經過很長期的努力與奮鬥,從開始報名撰寫履歷開始到最終的成果發表,幾乎快要長達一年了,能夠生存到最後甚至代表出國的學員都是菁英中的菁英,除了參訪美國頂級的公司和學校外,更令人興奮的是可以建立一個很龐大的人才庫,歷年來參與的學子都有機會可以認識對於創業有熱情的前後期學員。

龍騰微笑:
我碩二時才剛開始舉辦而已,由於有技術團隊找上門來,才有榮幸參與到第一屆,但當時只負責協助撰寫事業計劃書而已,所以對於龍騰沒有完整的瞭解,但成立的宗旨非常棒,就是奠基於施振榮先生的微笑曲笑理論,有龐大的宏碁集團和科技業體系在後撐腰,加上相當可觀的獎金,應該會有長久的未來。

若水社會創業:
我當兵時才開始舉辦的比賽,但卻是我相當注意的一個比賽,因為我一直對於非營利或者社會型創業有一定的興趣,那時的確也引起不小的熱潮,吸引了很多人的討論,但我基本上對於社會創業的定義和評判標準有許多的質疑,但我很欣賞和佩服王文華和張明正登高一呼的精神和義舉,可能也因為有些問題,所以這幾年來已經停辦了。

全國大專盃創業競賽:
近來在網路上看到的新比賽,今年是第二屆,稍微看了一下,似乎也是著重於社會型創業,或許綠能和節源環保的創業項目是他們主要鎖定的目標。

其他近似於的創業競賽

多元就業創意提案:
通常由勞委會舉辦,希望學子可以想一個事業可以幫助到符合多元就業的弱勢勞工,同時也能夠創造經濟價值。
可以和學校課程結合,會先區分北、中、南區,先在各地上課,再發想一個計劃並做提報,這和多年以前服務業創業比賽有異曲同工之妙。

NPO比賽:
這幾年沒有再舉辦過了,過往就是和搭配的非營利組織一起合作,為其想出相對應的活動和行銷提案,同時能有盈餘的可能性。

網路經營競賽、創新應用程式開發:
通常由資策會、中華電信、雅虎等所舉辦的比賽,必須要有技術團隊能夠呈現出來所想的創意計劃,對於事業完整性比較沒有像一般的創業比賽那麼要求,所以比較多是由理工科的學生單獨參加為主。

除了創業比賽之外的選擇
經營模擬類

歐洲知名化妝品集團loreal的e-stra線上經營競賽:
透過特殊的軟體實際經營一間化妝品公司,從配方的研發、產品的選擇與推出、產能規劃、品牌的行銷推廣、通路規劃、產業市調競爭者報告購買、技術研發、社會責任投入等等都必須做決策,獲勝的標準是股價,但股價的高低卻參考了許許多多的因素,蠻有趣的一個比賽,更可以順便學英文,以及有機會到倫敦參加總決賽。

BOSS線上經營:
由某公司開發而成的一套軟體,常常會和一些大學合作辦比賽,並推廣應用在教學上面,可以從中體會一些管理理論的實踐,例如長鞭效應、價格彈性等,執行長、營運長、財務長、行銷長等,也會因為彼此看重的點不同而產生歧見,是一個值得一試的線上模擬經營軟體。

行銷企劃類

ATCC個案賽:

台灣最俱代表性的行銷個案創意提案賽,今年已經是第七屆了,往年提供了很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參與機會,依照著各企業的題目,團隊必須發展出俱有創意和可行性的行銷提案計劃,由於每年參與的企業都是學子心中的夢幻企業,加上比賽制度非常完整,因此是個會讓人想一而再、再而三挑戰的比賽。

Lexus完美行銷人:
我碩二時是第一屆,由於獎金和獎品非常吸引人,當時吸引了非常多隊伍的參與,對於汽車產業有興趣的行銷人,一定要挑戰一下。
飛利浦創意行銷大賽:每年都會舉辦的電鬍刀行銷達人比賽,特別之處在於最終是要真的去執行手中的行銷提案,可以說是「玩真的」的行銷比賽,衝著有機會可以執行自己的提案這點,就值得參加。

其他:
有的時候某些企業會和某個系所合作,針對新事業要求或者新功能的開發,要學生提出一套行銷推廣計劃,比較沒有常態性,但每年都會有許多這樣的比賽,有時候參與的企業和提出的題目,會非常有趣且吸引人,但必須多花點時間找尋這樣的比賽資訊。
個案比賽
通常由各校自行舉辦,比較小型的規模,現場抽出個案,立即由團隊針對個案的問題做發掘、分析和解決的提報,非常另類的比賽,必須平常就有所訓練和研究,同時團隊的默契也必須擁有。

一定得參加創業比賽嗎

其實,就我過來人的建議,我認為商科的學生一定得參加過至少一次比賽,但不用侷限一定要是創業比賽,畢竟創業比賽牽涉到的層面太廣,花費的時間和精神都比較龐大,也不是每個人未來都會接觸到創業,所以知道創業比賽是什麼就可以,不用說一定要參加。
但相關的行銷提案比賽,我認為就一定得參加,畢竟大部份的商管學生,未來出社會比較多的機會就是接觸這一塊,若覺得比賽過程的訓練和經驗累積非常有幫助,那麼就可以進一步的參與創業比賽,畢竟中間的訓練有蠻多相近的。

為什麼要參加比賽

1.名與利
參加比賽往往會耗費許多的時間和精神,但還是有那麼多的人和團隊的參與,現實面來看就是名與利的取得,雖然很勢利,但金錢的取得卻是最直接的誘因,許多的比賽往往都有五位數以上的獎金,甚至六位以及七位數,這對於學生是非常的有吸引力,比起打工賺錢,參加比賽賺獎金的意義更為遠大。
名聲的增加是最有效的精神鼓勵,人都需要成就感來提升自己的自信,比賽取得名次後可以讓自己成為同儕之間羨慕的對象,以及學弟妹崇拜的標竿。
但別忘了,要怎麼收穫就得先那麼栽,參加比賽是件長期且煎熬的事,必須放棄許多的事來換取,努力的付出是必備條件,但不一定是取得名與利的充份條件。

2.為校增光
或許大家不會記得團隊成員有誰,但大家一定記得是哪一間學校系所取得勝利,對於學校知名度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更不說還有機會因為得獎而有機會上報紙和上電視,靠著前後屆學長姐、學弟妹的努力,我的母校中山企研已經獲得了許多比賽的冠軍頭銜,不僅是愛好比賽的一個系所,更是比賽常勝軍的代名詞,這份榮耀會形成一個傳統慢慢傳承下去,每一屆的學弟妹都將有所警惕,不能砸壞這塊得來不易的招牌。

3.豐富自己的經歷
出了社會大家比的就是履歷表內的經歷,找第一份工作時,比的就是在學時的經歷,這部份的內容不靠任何關係取得,純粹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擁有,同樣兩年碩班生涯,為什麼我的履歷表可以洋洋灑灑好多頁,為什麼我可以很驕傲的告訴大家我研究所做了什麼事。何況隨著比賽的風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資主管認同了比賽的模擬實務經驗,對於職場的工作是有正面的加分效果。

4.增加自己的經驗
參加比賽可以獲得許多學校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可以拓展各方面金錢買不到的珍貴經驗。
寫企劃書:不管是創業計劃書、行銷企劃案,都是課堂不會一一教你寫的課題,然而進入職場後,不管做什麼事幾乎都需要不斷地寫企劃和報告,學校的課程比較多是一件事或一個企業的個案報告,多半著重於分析和事後評論,然而比賽的訓練往往是要評估完後,做事前的預測和決策,這樣的訓練顯然是比較接近於實務。何況比賽的企劃書還要考驗整個美工和排版的能力,不然幾百份的案子放在那裡,你覺得評審是要看又臭又長的計劃書,還是要看別出心裁的計劃書呢?
做簡報、上台簡報:大學四年的課程的確做了不少PPT,也上台報告了許多次,但參加比賽後,才發現PPT崮中的妙理,好的簡報PPT必須掌握幾個關鍵,這在許多的演講都有提到了,但是比賽的PPT尤其是冠軍隊的PPT,更是精髓中的精髓,學習裡面的動畫技巧、排版美工對於成功的簡報會是加分不少。
平常在課堂的簡報和比賽時舞台上的簡報更是大不同,對於挑戰膽識、台風、口條、臨場應變能力都收穫不少。
Teamwork:參加比賽是團隊合作的的大考驗,從一開始的組隊到參與其中的討論、開會、分工合作、執行都是學習的好管道,我甚至愛上了那種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奮鬥的團結精神,參加比賽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與更多人一同努力。一個能力很好的人或許不見得就是企業要的人才,但一個受到團隊愛戴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大家歡迎。
邏輯思考、系統分析:比賽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所有的計劃、決策、執行細節都不能夠一意孤行、更不能信手捻來,這必須建立在眾人的資料搜尋、評估、集體討論而來,首重的就是創意是否符合邏輯脈絡、主軸是否有系統性的貫穿前後。
創意啟發:年輕人的優勢應該就是那股熱情,或許尚未接觸過社會而有點不切實際,然而企業和社會要我們的就這塊無限的創意飛翔,因為比實務、比可行性,我們一定沒有現成企業員工來的有優勢,因此,參加比賽某方面而言,就是把夢想中的創意和創新,透過邏輯思考和系統分析呈現出來,必須知道,若無法在學校生活中努力的創意奔放出來,那麼出社會後,將會受到更多的侷限而難有所發揮。
時間管理、整合資源:參加比賽是一個冗長且煎熬的過程,不能因為參加比賽而將學校的課業和人際關係就此荒廢,必須要能夠兼顧且表現良好,同樣的24小時,參加比賽的人就是應該展現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將可以掌握的資源發揮到極致,將時間做最有效的運用。
情緒管理、抗壓性:比賽和人生一樣,有起有落、有歡笑、有爭吵、有溫馨、有苦衷,在低潮有壓力的時候,必須懂得激勵彼此,克服挫折,在高潮的時候,必須懂得回歸踏實,情緒是一時的,精神和感情是永恆的,壓力挫折無所不在,不輕言放棄、不輕易解散。

5.認識更多的人脈
人脈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在此老生常談了,你的論文、未來工作機會、合作契機、更多的可能性就在這裡了,參加創業比賽可以結識或接觸到的人脈有以下幾種:
同年齡的各校菁英:學校很難有管道讓你去認識他校的朋友,參加比賽就是一個結交朋友的機會,或許沒有機會考上台大政大,或許沒有機會結識到清交成的優秀人才,然而透過比賽卻可以擴展這一切,生活圈不要只有自身學校的一切,瞭解一下別校的風格、系所的特色、學生的興趣是很棒的一件事。
業界知名人士、業師、評審:參加比賽時,主辦單位往往會邀請許多業界的知名人士當業師指導或者當評審評判,這些大人物都不是出社會就能輕易見到面或者能夠請教到的,但就因為我們是學生,因此有這個機會當面請教是個很難得的機會,一定要把握。
創投業者:創業比賽時,會有許多的創投抵達現場,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認識創投,我們的團隊就曾經受到兩個創投的青睞,邀請我們進一步的洽談,藉此可以瞭解創投業者的思維,眼界更進一步的打開。
教授:有些教授就是評審、演講者或者是業師,每個學校都有幾個著名的教授,當個企管人若沒有上過這些管理大師的課是很遺憾的一件事,藉由比賽可以讓我們有幸與各校的知名教授交鋒、聽課、請教,這是非常可貴的經驗。
創業家:創業比賽不能缺的就是已經成功的創業家分享了,聽取他們創業的甘苦談、成功心法遠勝於平常在校聽課的收穫。

6.出國比賽及觀摩的機會
這點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件事,但卻是一生難忘的經驗,但前提條件絕對是英文要夠好,BP和簡報都必須是英文呈現,更要能夠可以用英文即時的Q&A,出國比賽或觀摩有以下幾種管道:
台灣比賽本身的訴求:例如YEF或者Loreal,YEF是全台灣挑選約15名的菁英前往美國參訪、Loreal則必須是東北亞的第一名(大學和碩士各一個名額)才有機會前往倫敦參加全球決賽。
國外的主辦單位:例如Asia moot,這在台灣比較知名,其他的比賽比較不常有,必須多花點精神去搜尋瞭解,我曾經知道的就有印度某大學和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所舉辦的比賽是開放給其他國家參加的。
受邀前往:這個管道也蠻多元的,例如在TIC100表現良好就會有機會和YEF代表一同去美國,或者與研華基金會一同前往大陸觀摩最大的創業競賽「挑戰盃」。
另外就是以學校名義受到邀請,例如我就曾代表中山大學去大陸浙江大學參與兩岸青年菁英創業邀請賽。
出國比賽真的是件很棒的事,除了經驗是加倍成長以外,更可以看到各國學生創業比賽的趨勢和風潮是啥,例如台灣前幾年都是科技創業為主、中國是以實用性為主、香港是以服務業為主、新加坡以能源為主、印度以結合社會創業和非營利為主等等,去學習他們創業構想的內容和呈現方式可以讓自己眼界變的更廣。

7.理論與實務結合的管道
學生最被業界詬病的就是沒有實務經驗,但這點不能怪我們,畢竟學校提供的就是一個理論的平台,除了暑期實習外,我們很難有機會接觸到實務的層面,然而比賽就是一個最能夠與實務結合的管道,面對的評審和評判機制都是業者以及業界的角度,拿到的題目也多是業界目前面臨到的問題,更有機會直接到企業參訪瞭解問題、實習工作,或者直接拿到預算確實執行自己的企劃案。
更不用說創業是所有管理領域的整合應用,裡面包含了所有宏觀管理學所學過的技巧,實際參與了一次創業比賽,就好像將所有管理學的內容重新運用理解一番。

8.提供一個練習失敗的平台
我認為失敗是很重要的學習,失敗的經驗是最能夠成長的,因此必須額外重視每一次失敗的機會,尤其是出了社會,很難讓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這是要打仗的,只准成功不許失敗的,要失敗要趁還是學子的時候,多多參加比賽,藉由比賽讓自己嘗到失敗的苦果,企劃案為什麼備受批評、企劃書為什麼不受青睞、簡報為什麼不受好評、每一個步驟都可能立即嘗到失敗、馬上打道回府,但是每一個批評、每一個不看好、每一個指教都是成長的契機,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擅用比賽這個平台,好好的咀嚼失敗所帶來的學習經驗吧。

待續──


撰文 Weiter / MBA95 西灣學人創辦團隊之一

個人網站
一畢業就創業
現在
GroupPower網站創辦人

競賽經驗
中南盃海峽兩岸三地創業菁英賽冠軍
第一屆東森購物創意提案競賽冠軍
Loreal全球線上經營台灣MBA組亞軍
第七屆TIC100冬令營小樹獎
第七屆TIC100決賽最佳創新事業新人獎、最佳企業獎、最佳學習獎
時代青年創業領袖計劃YEF到美國MIT的最後候選人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南區第四名
WeWin工業銀行創業大賽 龍騰微笑創業競賽
ATCC行銷企劃賽 Lexus完美行銷接班人比賽


==================================
類型:心得分享
2009.3.15 MBAtics&MBA95羅偉特 撰寫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y52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